![]() |
Hong Kong Salesian School Old Boys' Association |
![]() |
|
當慈幼學校尚未誕生時
大家看過慈幼學校誕生時的歷史,講述慈幼學校在香港淪陷時期從無到有的細節。當時的描述是慈幼學校誕生時校舍設在修院, 第一個身份是作為聖類斯的分校;而聖類斯是慈幼會在香港第一所學校。 1863-1875 聖類斯這一所歷史建築物,輾轉來到慈幼會,其過程相當曲折。它的前身是西環養正院。事源於1863年,港督羅便臣爵士撥出西 環一幅地予天主教會以開設養正院,收容出獄的少年犯和露宿街頭的孤兒,教授他們謀生技能,免得誤入歧途。養正院是當時全港唯 一的感化院。也是天主教會在西區建立的首個傳教點。它由一位華籍梁神父主管,收容了60多名需要學習手藝的男童, 並於後來改名為「西環教導所」。 1875-1893 香港宗座代牧高主教 T. Raimondi 在1875年邀請喇沙修士會來港辦學,接管了西環教導所。次年開始,教導所開始收納歐籍男童。在物資十分短缺的情況下,修士們努力將教導所由收容問題青少 年的地方逐漸變為一所有益社會的工業學校。不過,香港殖民地政府於1886年通過法例,指定教導所須接收更多由裁判官轉介的 青少年罪犯。喇沙修士面臨資源匱乏的情況最終要放棄,將教導所的管理交回代牧區。 1893-1921 教導所的管治權易手,由喇沙會管理十八年後又回到代牧區。二十世紀初,它逐步成為一所工業學校和收容貧童的孤兒院。於 1908年易名為聖類斯工業學校和西環孤兒院。到1921年由瑪利諾會接管。 1921-1926 瑪利諾男修會是美國天主教傳教會,於1911年成立,1918年四位會士到達香港。1921年,它和香港宗座代牧師多敏主教 D. Pozzoni 簽定協議,接管聖類斯和孤兒院。其原定計劃是在旁邊地皮興建天主教大學生宿舍和一所公立學校。可惜計劃未能實現。而瑪利諾會因人力財力所限,五年後便將管 理權交給鮑思高慈幼會。 1927- 慈幼會於1927年接辦了聖類斯工藝學院,為學童提供工藝技能訓練。開始時舉步維艱,後逐步建立各項基礎,到了抗戰期間仍能 繼續辦學。1936年,新教學大樓落成,使其可以擴充為聖類斯中學。 ![]() 資料來源:教區檔案處,聖類斯中學 慈幼學校舊同學會 連結: 舊同學會網站 舊 同學會 Facebook專頁 舊同學會Twitter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