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ng Kong Salesian School Old Boys' Association
        



重聚多倫多 13/7/2013

旅居北美洲的一群1969屆畢業生,在2013年7月13日在多倫多舉行了一個重聚活動;十三位同學攜眷一同出席晚宴。 他們來自加拿大和美國多個城市,很多位要跨越北美洲大陸來參加。以下是馮紀綱同學撰寫的一篇非常生動的報導,還有珍貴的照片。 馮紀綱亦幫忙註明照片中各同學的中文名。這個資訊非常有用,因為相隔多年,很多同學的樣貌已不能記起。點擊照片可看高清版本。

**********
各位同學:

請看看附上的晚宴照片,當晚只是拍了這幾幅。

這個晚上和大家聚舊,真是好時光。 有好些同學很久沒有接觸,已有半個世紀的時間未有機會見面或交談。但大家一見面,就即時可以連繫,過去的記憶一下子全部回來了。 大家可以即時談及當年在足球場上競賽、如何接受各位老師和神長的教導、和離開母校之後大家走上的路。

說起來,原來沈南雄是這次聚會的發起人。早前他和劉德亮在紐約市相約午飯,席間提議一起到多倫多探訪老同學。 劉德亮和我在1957年已是小學一年級同學,畢業後從未有機會見面。這個好建議提出後,以電郵聯絡各同學,結果是一呼百應。

在晚宴前一晚,大家傳閱一幅在修院前拍攝的古舊一年級班級團體照。 劉德亮當年只有6歲。他和太太Lisa都不能找到照片中的劉德亮,同學們唯有幫忙指出其位置。 梁祥興亦忘記了他在Form 2A時的模樣。大家指出他在團體照中,就是和關樹基和伍時焯一起站在最後排,因為全是高佬。 馬百大和我是小學同學,但他較早轉了英小。他和劉德亮在5年級已轉英小5,而我要到中一才轉讀Form 1。何智亮不能記起各班級的舊同學。葉熊基比我們早了三屆,但他因弟弟葉熊威而和我們連繫起來,而且因他是童軍領袖,很多同學都認識他。



陳耀明專程由美國Minnesota趕來多倫多參加這個晚宴。 當晚還有白壽康,竟然教大家如何食安眠藥來抵抗飛機旅程的時差。 殊不知在座還有專業藥劑師袁耀基和劉德亮,和沈南雄醫生。以前我從未發覺白壽康如此能言善辯,當晚可能是食了不知什麼藥。



我原本希望座位安排可跟從中華傳統大自然的陰陽均衡定律。 但多年慈幼仔的習性卻是沒法擋。多年老同學自然地聚集在同一桌,而太太團就佔據另一桌。 唯有我接受了最偉大的任務,要兩邊走招呼同學之餘又要招呼太太們。各女士當晚最佳節目是看見老年慈幼仔變身為小學生。

馮紀綱